台灣種植花生的歷史悠久,根據農業部與各大農業試驗所的育種成果,目前主要的,依用途及特性分別發展:
More...
台灣種植花生的歷史悠久,根據農業部與各大農業試驗所的育種成果,目前主要的花生品種可以分為以下幾種,依用途及特性分別發展:
🍂 一、主要栽培品種(食用/製油)
品種名稱
育成單位
特性說明
台南選9號(TN9)
台南區農業改良場
台灣目前最廣泛種植的品種,產量高、品質穩定,適合製油及一般食用。
台南11號(TN11)
台南區農業改良場
粒大、適合製作花生糖、花生醬,也可做炒花生,風味佳。
台南14號
台南區農業改良場
適合春作、抗病性較佳,粒型均勻,適合加工。
台中選9號(TC9)
台中區農業改良場
適合製油,含油量高,豆仁品質佳。
高雄選10號(KS10)
高雄區農業改良場
耐熱、抗病、產量穩定,適合南部氣候。
🍭 二、特殊用途品種(甜點/加工)
品種名稱
特性
用途
新南花生(台南13號)
粒大、皮薄、風味佳
適合製作花生糖、花生醬等高端食品
紅仁花生(俗稱紅皮花生)
紅色種皮、抗氧化能力高
常用於炒花生、點心用
四粒種(非特定編號)
每莢有4粒種子,產量較低
通常作為高價禮盒花生
🌱 三、進口/非原生但常見的品種
品種名稱
說明
Virginia型
顆粒大,多作為進口炒花生之原料
Spanish型
顆粒小、含油量高,適合花生油
📌 備註
台灣花生依季節區分為「春花生」(3~7月)與「秋花生」(8~12月),春作為主,秋作產量較少但品質佳。
花生主要栽種地區包括:雲林、嘉義、台南、高雄與屏東,尤以雲林北港、嘉義六腳最為著名。